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解析中再资环24年报,展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产业发展趋势

2025-07-10 0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产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补贴下降、成本上升等多重挑战。通过对中再资环2024年报的深度分析,可以全面把握这一产业的现状与未来。笔者尝试从产业发展规划与战略布局、行业发展瓶颈与挑战、市场竞争格局与企业定位、未来发展趋势四个维度,系统剖析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中再资环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其年报数据折射出整个行业的共性问题,包括对政策补贴的高度依赖应收账款风险积聚成本控制压力加大等现象,同时也展示了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网络拓展应对行业变局的战略路径。本文旨在为行业参与者、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产业洞察。 

中再资环2024年报解析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产业在中国已发展十余年,形成了以政策驱动为主导、市场化运作为辅助的发展模式。作为循环经济体系的关键环节,该行业承担着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使命。中再资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中再资环,600217)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其前身为秦岭水泥,2014年通过中国再生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借壳"上市后,主营业务转型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目前废电拆解物业务占公司营收70%以上。2024年,中再资环实现营业收入40.24亿元,同比增长8.75%,但归母净利润仅为2247.24万元,同比暴跌66.05%,扣非净利润更是降至1116.7万元,同比下降80.21%。 

财务表现两极分化成为中再资环2024年年报的显著特征。一方面,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3.49亿元,同比激增448.80%,主要得益于销售回款效率提升(销售商品收到现金45.49亿元)及运营效率优化;另一方面,净利润却大幅下滑,核心原因是国家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基金补贴政策调整,处理基金补贴减少1.08亿元,直接压缩利润空间。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反映出行业当前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政策依赖性与市场化能力不足的矛盾。 

从业务布局看,中再资环已建立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回收网络,11家主营废电回收与拆解处理的下属企业分布于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江西、四川、浙江、广东、云南、宁夏等地,形成废电年拆解能力3578万台(套),年拆解量占纳入废电处理基金补贴企业总拆解量的30%左右。2024年,公司年度拆解处理废电2590多万台(套),同比增长19.6%,拆解处理白电占比同比提高1.1%,废电拆解物产出量60.93万吨,同比增长12.23%。然而,营业成本增速18.15%远超营收增速8.75%,废电拆解物的毛利率仅为8.61%,同比减少8.39个百分点,呈现出"拆得越多,亏得越狠"的尴尬局面,其中年度的拆解结构也是影响业绩的一个重要方面。

分季度看,中再资环业绩波动剧烈,2024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889.37万元,第四季度为-4084.26万元(同比下降433.01%),与2023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3607.22%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业绩巨幅波动主要源于政策调整的时间差影响——2024年处理基金变为专项资金支持模式,补贴到位周期延长至1-3年,直接导致公司应收账款高达52.15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23206.1%(即应收账款是净利润的232倍),在A股市场属于水平。

文章来源:生态文明实践

标签:无

上一篇:新消息:废旧光伏板回收再利用企业在东川园区建成投产
下一篇: 废旧电路板处置利用的具体全流程!

相关动态

相关产品

获取参数表 领取优惠报价 预约实地考察 免费定制方案 现货直供 13937146555 免费询价
公众号 ×